联系我们

再现上攻之势 突破仍需时间

发布时间:2012-10-22 15:33:00

 

(模糊预测实战手稿收评)

 

20121023  星期二(上午版)

 

【新情况说明】

消息面:(1)道指下跌了205.43点,报收13343.51点,跌幅1.52%。原油期货下跌了2.49美元,报收每桶89.54美元。黄金期货下跌了26.60元,报收每盎1716.21元。(2)陕西楼市新政:控制房地产利润在10%左右。******:逐步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扩至全国。三季度全国地价环比略升,国土部称调控政策从紧。(3)诺基亚第三季度亏10亿欧元,中兴通讯亏损20亿元。华为上市虚实:已经接触投行寻求IPO建议。中兴通讯巨亏梦魇遭热议,三一重工造舆论双响炮。(4)微软第一财季净利同比降22% 低于预期。传IPO备案制改革获国务院首肯,或******后推出。一汽轿车3季度曝巨亏2亿多,整体上市添变数。(5)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者增4.6万。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者增4.6万宝。中发科技拟定增3.6亿,两项目预计年增利润1.2亿。

今天东南亚三大主要股市情况:日本上涨,台湾下跌,香港上涨了87点。

盘面方面:今天大盘在昨天收盘价一线震荡整理,在下行至2112点后,开始反弹上涨,最高上行到了2138点,全日收于2132点,比上个交易日上涨了4点,涨幅约为0.21%,两市盘中页岩气,采掘服务,物流和房地产类股涨幅居前,稀土永磁,苹果概念,造纸和水利概念类股跌幅居前,两市约66%的股票上涨,共12只涨停,无股票跌停,两市成交量合计995亿元,比上个交易日减少了62亿元,减少百分比约为6%,呈现价微升量微缩的态势。

外围股市和盘面都预示着大盘有回调整理的要求。抛开基本面和盘面变化,我们看模糊预测系统对大盘的分析。

【模糊视点】

美国劳工部周四宣布,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为38.8万。据彭博社调查,经济学家平均预期为36.5万。西班牙周四拍卖了46亿欧元国债,总额超过该国财政部45亿欧元的目标上限,收益率也下降。受此负面影响,美股上周五大跌200多点,道指重新跌回到13500下方。受此影响,今天大盘出现低开,在下行至2112后开始企稳反弹,最高上行到了2138点,再次在上次高点2137点附近遇阻。从盘口来看,大盘正面临90日均线的压制。从模糊预测系统看,能否彻底摆脱2130点一线的压制,将决定大盘能否展开一波上升行情。操作上暂时不能追涨。

前段时间周期108一直在压制的大盘的上行,并把高点留在了1010附近,比较反映盘面的深综指在过了1010也出现了明显的回调,随后出现了近一个星期的回调,由于回调幅度不大,多方反抗强劲,1018在权重板块银行板块的带动下,重新来到了1010的高点附近880点,目前还没有突破880点。由于880上方不远处有个关键点,此关键点对深综指有一定的压制作用,上次冲在这附近就遭到了空方的猛烈还击。这次在880上方的不远处空方的力量也不可小视,如果空方反击成功,不排除大盘还会重回2100点下方的可能,所以操作上遇到此关键点附近卖错了也要卖,同时建议用户不要追涨。回落时只有计划的布仓股池中的强势股。如最近活跃的大冷股份,就是前几天我们模糊预测手稿中重点提醒用户买入的,该股的买点和卖点我们都把握的相当准确。

指数的波动,不是涨就是跌,平时的日常波动,是无法预测的,也没必要去预测。只要清楚的知道指数波动的关键点,然后通过关键点操作,这样跟随股价本身的波动率操作,赢钱的概率比那种盲目进场操作要大很多。而指数在没有出现异常波动时,基本上是上不着关键点,下不着关键点,这时不影响到我们的交易行为,此时就不要操作,及到机会的出现。最近的指数波动范围小,赚钱有点困难,此时我们常常根据关键点高抛低吸,通过减持和增加仓位的办法不断降低持仓成本,所以虽然指数没有大的涨幅和跌幅,但是我们通过这样的科学操作,资金量每日都是在慢慢增加的。不然面对这样的盘整行情,如果不知道指数或个股的关键点,可能真的而无法操作,如果按照普通指术操作,可能是买到最高点,卖到最低点,砍来砍去,亏的最终是自己的钞票。这种方法就是按股市本身的自然法则操作,只要不超越自然法则,就不会被套和亏钱。

本文数据和案例引用的真实性,准确性,读者(包括手稿用户)如发现有误,欢迎来电指正。根据关键点和时间周期来操盘,证券市场就我一人运作,这种方法能战胜市场,准确率能达90%,其他的纯预测博文的准确率难过50%,并且发现不对了就要止损。所以你们看到,为什么我发行手稿能成功发行下去,其他的分析师不能呢,因为很多人是普通的思维,陷入了主动预测市场的误区,准确率难过50%。我们的操作方案是,指数运行到什么点位,我该做什么,不主动去预测,被动的顺乎自然规律,准确率就高很多。迄今为止模糊预测系统在该领域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的唯一成功的先例。模糊理论解读江恩经典案例】。

 

浏览次数:
将本文分享至: